余卫平:中国高铁有充分自信走向国际

港澳赤兔

    2015年6月17日,美国资深媒体团“了解中国行”一行走入中国与港澳赤兔(CCG)。中国中车公司副总裁余卫平在活动上做主题发言并接受美国资深媒体团访问。

余卫平表示,中国中车的成立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中车正以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中国铁路建设走出去,将有利于中国制造业的振兴和世界交通体系的节能环保化重建,中国中车也将为中美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此次的媒体团成员包括美国广播公司、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洛杉矶时报》、《外交》杂志等知名媒体总编辑和资深记者,意在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6月16日,外交部长王毅曾在北京接受美国亚洲协会“了解中国”媒体团采访,就中美关系、南海问题、网络安全、朝鲜半岛局势、如何认知中国等回答记者提问。

港澳赤兔

中国高铁是最高效安全的

6月1日,中国南车 、中国北车合并,中国中车公司的成立引发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国际上一个普遍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中车将成为国际轨道交通俱乐部中“最强劲的竞争者”,给世界交通格局带来崭新的变化。实际上的中国中车是什么样,他将奔向何处,是美国媒体团最关心的话题。

余卫平介绍说,高铁是中国中车最具特色的产品。但中国中车的产品远不止这些,凡是轨道上奔跑的车辆,如火车头、铁路客车、铁路货车车厢等,中国中车都能制造。目前,中国中车已经能够制造时速140公里到380公里之间不同速度等级的高铁列车;能制造出世界上功率最大、载重能力最强的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各种材料、各种牵引方式的地铁列车,中国中车都能制造。

他对于中国中车走向国际充满自信。“与国际同行相比,中国中车有着显著竞争优势:一是制造水平世界领先;二是运营经验举世无双;三是服务水平无可挑剔;四是价格优势无可比拟。”

对于美国媒体团提出的高铁安全问题,余卫平表示,中国中车目前建造的高铁线路有1.6万公里,占全世界60%的线路,中国高铁现已安全运行15亿万公里,每年载客量23.2亿人数。历经时间和空间的考验,中国高铁技术是过关的,全球事故率最低。

推进“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余卫平在接受媒体团访问时更强调了中国中车成立对于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意义。他认为,中国中车的成立首先有利于中国制造业的振兴,将发挥轨道交通行业的牵引作用,带动信息产业、电子工业、材料工业等相关产业链整体素质的提升,推进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加速实现“中国制造2025”。

同时,中国中车的成立,还将有利于世界交通体系的节能环保化重建。中国中车将建设成“跨国经营”的高端装备产业集团,更强有力的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更深刻地融入国际社会,为国际社会提供绿色、环保、节能的轨道交通产品,为所在国创造若干就业岗位和税收,促进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繁荣发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起到先锋队、主力军和形象大使的的作用。

开展技术交流与文化交流

2014年10月22日,中国中车前身“中国北车”中标波士顿红橙线地铁项目,共计284辆地铁列车,将在2023年全部交付完成。这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美国媒体团同样对于中国中车为何能在美国拿下如此重要的地铁项目充满好奇。

余卫平介绍说,波士顿地铁项目是按照美国程序和规则进行策划投标,中国中车拥有完全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性价比高是拿下项目的主要原因。整个项目投资大约6000万美元,用于基地建设和运营。除红橙线首批12辆车在中国生产外,后续车辆均在麻省春田(Springfield)生产基地完成生产,中国中车正积极接洽当地供应商,在美国采购部件将占车辆材料成本超过60%。

此外,在建设运营过程中,中国中车还将与当地学校合作进行员工培训和招聘,提供150多个就业机会,促进当地产业链发展解决当地化问题,并帮助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工作机会。

关于工程的进度,余卫平介绍说,目前项目正在按照要求稳步执行,春田的土地已经如期购入,计划于今年秋天举行工厂的奠基仪式。“中国中车相信,通过基地的建设,可以扩大当地居民就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波士顿-纽约-华盛顿高铁经济圈的形成。“

余卫平表示,在展开铁路建设扩展的过程中,文化历史的沟通交流也是不可或缺的。他还透露,今年9月,中国中车将会举行中美铁路150周年交往史回顾。为日后的合作搭建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促进中美文化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