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网】发挥民间外交优势 开拓中日关系新局面

2015年6月11日

港澳赤兔

    “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间,中日关系前途掌握在两国人民手里。越是两国关系发展不顺时,越需要两国各界人士积极作为,越需要双方加强民间交流,为两国关系改善发展创造条件和环境。”近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发表的讲话,为两国关系大局指明了发展基调与切实突破点。此次大会有3000多位来自政治、经济、旅游、文艺等各界的日本“民间大使”访华,受到来自中国的热情接待,反映了当前形势下两国特别是两国民间珍惜呵护中日友好事业的共同愿望。

  中日关系是我国双边关系中最为难解的双边关系。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来看,民间交往对于推动两国关系正常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亦指出民间交往是改善两国关系的重要力量,中日关系的基础和主体在民间。

  中日民间交往实际上有着很好的基础:去年中国赴日旅游的人数达到220万人,再次创下新高;日本依然在使用汉字,两国有着共同的儒家文化基础。中日关系并非是特殊时期才需要重视的,某种意义上,中日关系是对中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国和日本作为世界上经济总量第二和第三的国家,加强两国民间往来,对于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亚洲经济一体化、未来亚洲联盟的建设都有着重要作用。只有东亚局势稳定,中国才能更好的走出去,更好的奠定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

  然而,随着新时期中日两国政治经济发展变迁与双方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此消彼长,在当前形势下中日民间交往面临新的挑战:中日两国的社会、经济等都经历了巨大的结构性变化,利益群体和价值观的多样化。民间交往的主体还没有根据时代的要求,在职能定位,在体系、机制、机构和功能方面做出根本性的调整。民间交往常常只是在关系困难时发挥作用,而未形成一种制度性的交往,正常性的交往。涉及到国家战略、民族利益等刚性碰撞,民间交往如何能发挥建设性作用?

  首先,民间外交与国家外交结合,缓和两国对立情绪

  民间外交与国家外交结合,对执政联盟内部、企业界、地方自治体等开展广泛的工作,还要与日本社会的反对党团、与对华友好的新老朋友和广大反对日本极右势力修改和平宪法的人们以及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爱好和平的民众合作,共同对日本官方施加影响与压力;并且要敢于和善于通过与日本右翼分子或反华人士交往,促其正视历史和现实。

  同时要加强智库往来,通过智库及前外交官间的对话、交流,形成二轨对话机制。很多问题可以从智库对话开始,借助智库平台,专家平台进行先行先试的交流,达成一定共识后再上升到政府层面。

  其次,加强人员和文化交流,引导两国主流民意和价值观

  加强人员和文化交流,让和平友好,共同发展成为中日两国的主流民意和价值观,特别是青少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极为重要。也要充分发挥留学生在中日关系中的“民间大使”的作用。现在留日和留中学生的比例十分悬殊。去年在日中国学生的总人数为94399人,而日本来华留学仅为15057人。越是关系敏感的国家越需要在奖学金、留学机制设定上有所倾向,要引导日本来华学生主动融入中国社会,了解中国,成为中日文化理解的纽带和媒介。在培养了解日本的“知日”人士的同时也应大力培养“知中”“亲中”人士,为中日关系的未来培养具有未来战略意义的人才。

  再次,调整对日宣传方针,加强对民间舆论的正面引导

  适度调整当前的对日宣传方针,特别要加强对日民间的舆论宣传,把握话语权,争取更多日本民众的理性对华观。话语权关乎国家利益。要变“来往”为“往来”,要主动输出中国和平发展、睦邻友好、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等有说服力的思想和信息。加强中日两国媒体间的交往,两国媒体应客观理性地准确地报道对方,从业人员要提高综合素质,提高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中日友好发挥正能量。现在中国的很多抗日剧和宣传过于非理性化,需要引导民众理性看待中日关系和历史问题,更多引导以发展的眼光面向未来。

  最后,在全球问题上加强中日合作

  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寻求共同利益和共同发展。在能源、打击海盗、救灾等方面寻找合作议题,让一些专业部门去完成,之后进行案例宣传,联合中日两国民间共同应对全球性非传统安全威胁。中国和日本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灾难发生时,实施国际化紧急救援不仅是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更有利于缓和中日关系,增进中日感情。其中,非政府化航空紧急救援就可成为中日民间交往的新形式。此外,环境保护、沙漠绿化也是促进中日两国民间相互理解、信任、合作交流的渠道。

  文章发表于和讯网,2015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