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当下海归题材纪录片《海归中国》研讨会在沪举办

2014年7月24日

当年,为了梦想闯荡彼岸。

如今,为了梦想回归故土。

  启蒙,开拓,颠覆陈旧的维度。

  改变,创造,激荡希望的版图。

  何必感慨来路,无悔踏上归途。

  梦是海的源头,爱是海的归宿。

  每一个海归的梦都在影响中国。

–摘自纪录片《海归中国》总导演刘晓清《梦与爱》

  

  【CCG快讯】7月18日下午,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主办的“海归梦·中国梦”–大型纪录片《海归中国》研讨会,邀请了京沪两地的专家学者出席,在上海上视大厦成功举办。《海归中国》由上海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和中国与港澳赤兔(CCG)联合策划,中国与港澳赤兔提供独家智库支持。留英海归、知名主持人袁鸣主持了研讨会,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主任宋炯明发表讲话;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李蓉现场发言。研讨会首先播放了《海归中国》大型媒体行动VCR,并由大型纪录片《海归中国》总策划倪晓明介绍项目策划背景。

港澳赤兔

  《海归中国》从历史沿革、创业浪潮、社会建设、制度设计等方面,展现了“海归”群体的来由和影响,讲述了一批知名“海归”精英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的人生故事。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雪松岭公墓,摄制组拍摄了中国历史上“海归”第一人容闳的墓碑。自从1872年容闳将120名留学幼童送往彼岸,中国留学的大门缓缓打开,之后有了詹天佑、孙中山、陈独秀等这些显赫的名字;之后,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专题部首席编导、纪录片《海归中国》总导演刘晓清,介绍了节目摄制播出后的广大观众的热烈反响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港澳赤兔

  海归既是理想主义者又是社会践行者

  专程从北京应邀出席《海归中国》电视纪录片研讨会的中国与港澳赤兔主任王辉耀博士,盛赞《海归中国》是一部“当代海归的奋斗史”。王辉耀作为《海归中国》电视纪录片总顾问,对7位编导组成的上海文广集团(SMG)电视纪录片创作团队,历时两个月多月,足迹踏遍北京、上海、山东、河南、云南、广东等多地,以及美国、法国、德国等境外城市,合力完成了五集高质量的大型纪录片《海归中国》,深表敬意。并希望“今后立足更高端的国际视野与协力领域,加强与上海文广集团、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的继续合作,共同为中国走向世界,奉献出更有作为的新文化与新作品。《海归中国》创新地关注到了中国跟国际接轨的这拨人现在到底在做什么,这是当下中国纪录片最稀缺的资源”。

  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上海市广播电视协会副秘书长金希章、上海市委宣传部阅评组阅评员秦恒骥、上海纽约大学校长、教授、博导俞立中,先后对《海归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成功拍摄与顺利播出,表示由衷的祝贺,并就弘扬海归精神,发挥海归人士回国报效国家等一系列话题,展开了热情的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在会上强调说,《海归中国》是“海派电视很棒的作品”。他认为“当下中国的纪录片,或流行宏大叙事,或以小清新路线获取粉丝,而《海归中国》独辟蹊径,关注时代和民族的前行,关注在当下时代背景中的知识分子和精英群体。《海归中国》的独特价值在于,它关注当代中国人,特别是有话语权、有导向和引领这么一种作用的中国人,他们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当下在干什么?”。时统宇认为,该片最好的是第一集《风起》,讲述了其主要人物施一公、饶毅等高级知识分子在归国后遭遇的困难,“千万不要把这些人当作道德楷模,或者是爱国模范,那看低了他们。你看看施一公的作息时间,包括在清华校园的那个镜头挺好的,他在跑步,是在干正经事。纪录片不仅表现了学成归国,报效祖国,也表现了他们这几年院士的评选,引发出中国院士制度,从中反映中国教育制度、科研制度,乃至整个中国社会”。

  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生于1949年的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历经整个新中国的变化与沧桑,而他本人也是在《激荡》这一集中作为制度创新试验者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海归中国》是一部“反映大时代的大故事”,用“如此平实的语调”讲述了海归群体追梦的心路历程,而“能坚持下来的人,就是有梦的人”。“实际上一开始电视台联系我的时候,我是拒绝的。我拒绝的主要原因,是觉得上海纽约大学还是在开创阶段,我希望可以低调一些,不要成为一个社会议论的热点。”俞立中后来还是接受了节目组的拍摄,他想到这真是“一个大时代的故事”。他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我一直说是从教育开始的,不是从经济开始的。它的标志,一个是恢复高考,第二个是大批人员被送到海外去学习。这两件事,都是围绕人才的问题。我一直说,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最能够支撑这个国家改革和发展的是我们恢复了高考。另外,派出大批人员出国留学,带回的不仅是科学技术,还有好的理念、好的视野和他们的实践精神。这对我们后面一项项的改革工作,起了一个很重要的保障作用。”

  最后,上海市委宣传部阅评组阅评员秦恒骥认为:我们的纪录片不仅要“文以载道”,更应做到“文能载道”和“文能善道”,从施一公、饶毅的归国故事中可以反映“中国各种制度体系方面的问题”,而反映当下如此敏感的热点问题,“需要勇气”。《海归中国》把握住了当下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话题。

  镜头聚焦当代海归精英

  作为国内当下首部海归题材纪录片,《海归中国》由《风起》、《潮涌》、《改变》、《选择》、《激荡》五集组成,每集46分钟。分别从历史沿革、创业浪潮、社会建设、制度设计等方面,集中展现当代背景下,海归群体的来由和影响,为观众生动讲述了一批知名海归人物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的人生故事。节目全部高清拍摄,充分运用纪实手法拍摄主体故事,配以访谈、后期特效制作等多种电视表现手段展示。

  随着邓小平的“6·23”讲话开启新时期我国大规模派遣留学人员的序幕,时至今日,全球每百个留学生中,就有17个中国留学生,中国已成为全球留学第一大国。纪录片《海归中国》所关注的对象均为海归精英。其中,《风起》关注现代观念的启蒙者,如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他在美国获得了普利斯顿大学最高级别的终身教授职位,每年可申请上千万美元的研究经费,学校资助他购买了500平方米的花园别墅,这几乎是所有留学生“美国梦”的极致,但施一公却在一夜之间舍弃了这一切。2007年施一公应清华大学的邀请,关闭了美国的实验室,全职回到清华任教。这一决定不仅让普利斯顿大为震惊,更是轰动了全美科学界。对此,施一公坦言,“海归要为民族复兴不遗余力做贡献,敢于担当民族的重任。”

  东方卫视7月14-25日重播《海归中国》电视纪录片

  由中国与港澳赤兔独家提供智库支持,与上海文广集团合作的《海归中国》,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而是包含访谈片、纪录片在内的,与《东方早报(博客,微博)》校园行及一系列线下活动联合进行的大型媒体行动。《海归中国》电视纪录片,已于6月23日在东方卫视和上视新闻综合频道播出。7月14日-7月25日连续两周的周一至周五11:30,《海归中国》经重新剪辑,分10集在东方卫视进行重播。该片形象地展示了我国引进海外优秀人才的做法和成效,昭示“归国潮”彰显的中国魅力,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及普遍好评。

  策划背景

  2013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百年庆祝大会上发表讲话:“发展的中国需要更多海外人才,开放的中国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英才。”,“使留学人员回到祖国有用武之地,留在国外有报国之门。我们热诚欢迎更多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为国服务。”这是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人才战略发出的召唤。

  前溯到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同志在听取教育部工作汇报时,作出了扩大派遣留学生的指示:“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宽”。

  邓小平6·23讲话开启了新时期我国大规模派遣留学人员的序幕,翻开了我国出国留学工作的新篇章。1978年12月26日,中国52名留学生到达美国,这是中国新时期首批留学生。时至今日,全球每百个国际留学生中,就有17个中国留学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留学第一大国。

  节目特色

  五集大型纪录片《海归中国》充分调动电视声画并茂的优势,视野广阔,内容扎实,集中展现了大时代背景下,海归的理想和命运,以及他们不断追寻民族振兴中国梦的壮阔情怀。

  1、将镜头聚焦时代大潮上的标杆性人物

  改革开放30多年,在300万出国留学人员中,已有近150万人归来,成为国家建设各个领域的重要人才。纪录片紧紧围绕“爱国”这一主线,弘扬核心价值观,充分展现海归群体的家国情怀。

  在中国与港澳赤兔的大力支持下,导演组争取到众多重量级嘉宾资源,将镜头聚焦第五代海归群体的卓越代表,用大量珍贵的素材记述了许多标杆性海归人物,虽在海外声望卓著,但义无反顾回归故土,为国家发展做出独特贡献。这些精英在《海归中国》的集体亮相,提升了节目的权威性和仪式感。

  纪录片所关注的对象包括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新东方创始人之一的徐小平、中国证券市场起草者高西庆、中国宽带产业基金董事长田溯宁、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等。其中,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在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最高级别的终身教授职位后,“为了要让清华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培养适合中国将来发展的人才”,依然选择了全职回国,此举让全美科学界也大为震惊。他表示:“海归要为民族复兴不遗余力做贡献,海归要敢担当,要敢挑大梁”。

  2、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大势紧密交融

  纪录片以海归人物的故事为主体,以此承载国家时代的命运。比如第一集中,哈佛中国论坛上的留学生高秋秋引出了留学教父徐小平,通过徐小平的海外求学、打工之旅,映射改革开放不久后的中国如何小心翼翼地注目着世界,又如何被冲击着思想观念。第二集中的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1号店创始人于刚,他们的留学和创业经历,与中国不断融入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紧密相连。

  纪录片将海归故事有机地置于时代的大背景下,令人信服地歌颂了改革开放的伟业。如果没有中国零售业的开放,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带来的生活节奏的变化,陶景洲不可能把贝纳通、麦当劳介绍到中国来。而以新浪、搜狐、当当、百度等为代表的一批海归互联网企业,让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和发展与世界同步,甚至可以与雅虎、亚马逊、谷歌等一较高低。

  在经济、社会、政策领域做出影响和改变的海归人物,都脱离不开中国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大环境。纪录片通过人物故事反映时代背景,通过小切口呈现大环境。这样打破传统叙事的操作方式,避免大道理的铺陈叙事,达到了生动且富意味的电视表达效果。

  3、将当下观照寓历史纵深之中

  纪录片《海归中国》视野广阔,既有历史纵深感,又深刻关切当下。摄制组抵达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福特市雪松岭公墓,用镜头记录了中国海归第一人容闳的中文墓碑,以此掀开留学与海归的深远历史,并关注到严复、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周恩来、邓小平等关乎中华民族觉醒、新中国诞生的海归留学生。

  在纪录片里,人们可看到当代归国人员的多元化选择。他们的创新创业大到尖端科技,小到西点、魔术等等。他们创新创业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然而他们不断突破自我、追求创新、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在国外学习经历中磨练出的开放心态、敬业优势,正是转型发展中的中国迫切需要的一种精神养分。

  五集纪录片《海归中国》以独特的视角、精良的制作,回顾了几代海归影响乃至改变中国的故事,内容真实,令人感慨,发人深省。节目的推出恰逢其时,它站在国家层面,主动而为,用电视语言为人们诠释了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做才能“报效祖国”。

                                                                                   (本文CCG综合《海归中国》电视纪录片研讨会资料及新华社、东方早报新闻。)